[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10:27:42编辑过]
第二层的任务比较简单,其实就是还原四个中层棱块,这里的方法是使用的很常规的一个公式(及其镜像公式).
URU'R'U'F'UF(及U'L'ULUFU'F') 下图:
可能中间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那就先使用镜像公式,把这个棱块挤到顶层,剩下的就好办了.全部完成以后就是右图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9:44:10编辑过]
第三层,我是先角到位,且不管色向.角块到位就是每个角块都含有所在三个层面心块的颜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固定一个角块,使其到位,然后利用角块位置的两交换公式使相邻的角块到位,最后剩下两个角块,判断是否需要换位就可以了.这样就使四角到位了.
下面的就是顶层两角块(左侧)位置交换的公式:R U' L' U R' U' L U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9:51:22编辑过]
角到位以后就是要原地翻角了,最简单的方法还是先保证一个角块,然后再复原旁边的一个角块,最后剩下两个就最后一次搞定.
该公式如下:RU2R'U'RU'R' L'U2L U L'U L
就是原公式和镜像公式的叠加.下图:
它的逆步骤就是反向翻两角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10:04:36编辑过]
剩下棱块了,先翻棱,且不管棱块的位置.公式:MR U MR' U2 MR U MR'
下图,是翻相邻的两个棱块,相对的两个棱块可以通过后面的棱块纯位置的三交换来转化到两个相邻棱块的上.下一节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10:10:03编辑过]
最后就是使底层四个棱块归位了,方法是先用三交换满足一个棱块,剩下的就用一次三交换就可以搞定.
三交换的公式是:RU2R'U'RU'R' CU L'U2LUL'UL CU'
也是原公式和镜像公式的叠加.CU在JAVA里的意思是魔方整体以顶层(U)的转法为标准整体转动90度,下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10:15:03编辑过]
最后看看翻棱的时候的问题,用一个位置三交换就可以使相对两棱翻的问题转化为相邻两棱翻的问题,然后重复使用最后两步就可以搞定了.这样做有些烦琐,大家还是可以保持以前的习惯,不必屈就.还是看看JAVA图吧.
至此,我所有的都讲完了,希望各位能补充更多更好的转动层较少的公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10:24:15编辑过]
也许我偏爱自己选出的套路,自认为公式少而精,转层也不多,
魔友们选自己的套路时不妨参看一下我的《魔方复原精要》。
我复原第2层同邱兄本帖2楼,但也可以暂不解决本帖2楼下面的
情况,即第2层棱到位而颜色不正的情况,直到第3层棱和角都
到位后,集中解决翻棱问题。到那时,原第2层的棱可临时变成顶层之
棱来翻正。
我做第3层先只用一个公式调动四个棱到位,此式7步,转3面。
再只用两个镜像对称的三轮换公式调动四个角到位,该式8步,转3面。
再用两个镜像对称的公式翻正所有的角色,此式8步(两遍同样的4步),
转2面。
最后只用一个公式翻正所有的棱(包括前面第2层暂不翻正的棱),
此式8步(若转中层算一步的话,否则12步),只转一表层和一中层。
这种复原法不适合快速法。
公式转层“少”是一个方面,要是能用的“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下面就 7 楼 我再给出一个很简洁的转层“少”的“原公式” 来说明:
比如 原公式: R' U' F' U F R 。
原公式的“镜像”或“逆”用。 L F U F' U' L' 公式可将正六面体三阶魔方上面棱块
的“┃”型转出“╋”字夹。
R' U' F' U F R 原公式 可将三阶魔方上面的棱块的“┛”型转出“╋”字夹。
我们常可以用这两个公式叠加,来解决 6 楼的还原:
设: [甲:] R U B U' B' R'、 [乙:] R B U B' U' R'
镜像: [甲J:] L' U' B' U B L 、 [乙J:] L' B' U' B U L
又如:
这两个叠加公式也可用于正十二面体五魔方或其他魔方上。
公式与公式的“镜像”或“逆”用,以及它们的“循环公式”,可派生出多种公式,我
就不一一举例了! 大家可以参考“循环公式”,或许她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有必要记很多
公式吗? --- 我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浓缩记忆”几个高效公式。
公式转层“少”是一个方面,要是能用的“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下面就 7 楼 我再给出一个很简洁的转层“少”的“原公式” 来说明:
比如 原公式: R' U' F' U F R 。
原公式的“镜像”或“逆”用。 L F U F' U' L' 公式可将正六面体三阶魔方上面棱块
的“┃”型转出“╋”字夹。
R' U' F' U F R 原公式 可将三阶魔方上面的棱块的“┛”型转出“╋”字夹。
拜托了,大哥,我方法第三层是先复原角块的,用你这公式一搅,角块不但色向变了,更糟的是角块的相对位置也变了,需要两次对换角块.返工太厉害了.
另外这几个公式都使用了三个层,而且操作中还有视觉的死角----后层.不利于新手掌握啊.
14楼公式 (MR U)4 U2(MR U)4 U2 也可记为
(MR U)3 MR U'(MR U)3 MR U',哪个好记您就记哪个。
该公式还会使上下前后四个中心块各自转180°,需要时,
可如下让它们各自再转180°:
(U MR)8 总之,转动的层够少的吧?
第2层新公式,不知道有人写过没。
图1公式:
右-上-右-上-右- 上+右+上+右+
(帮助记忆:5减4加)
图2公式:
右+上+右+上+右+ 上-右-上-右-
(帮助记忆:5加4减)
第三层还原
一、还原顶棱
1.顶棱的对色
用此方法可完成顶棱的对色。
先根据顶面棱的状态选择下图的放置方法。第一次
第二次
旋转180度
第三次
再按下面公式旋转。如果未能完成十字的目的,请再根据顶面棱的状态选择上图的放置方法再按下面公式旋转,直至完成。
这个也收录进来,供大家参考。
拜托了,大哥,我方法第三层是先复原角块的,用你这公式一搅,角块不但色向变了,更糟的是角块的相对位置也变了,需要两次对换角块.返工太厉害了.
另外这几个公式都使用了三个层,而且操作中还有视觉的死角----后层.不利于新手掌握啊.
呵呵,比较 小邱 12 楼、19 楼 两帖子,说明 小邱 有进步呀,希望继续努力!
话说回来,转动的层较少的几个三阶公式不但好记实用,它的更大的用处在
捆绑魔方的解决上。
接触了捆绑魔方以后,我就发现了一般常用的公式很多都因为魔方的一些地方被捆绑住了而失效了,不得不去找寻转动的层较少的公式,遂特发此贴来搜集转动的层较少的公式,希望对捆绑魔方的解决有帮助。
现在举一个例子:大角捆绑魔方的解法。只简述其解决流程,具体的就自己找公式解决。
http://mf8.nease.net/mf/images/fused-cube.jpg
1。先架十字,只能使用一些特定的公式,不难搞定。
2。安顶层三个角,灵活选用两种安角方式,也不难解决。
3。调整底层角块的位置,用的是通常第二层安棱法的一个副作用。如果现在安中层棱块会后悔的,此时接着调整底层角块的色向也是多余的。 公式参看2楼
4。现在运用上面18楼收录的wind2002 的第二层新方法来解决第二层。简单方便,不受限
5。用19楼cube_master提供的方法可以解决底层棱块色向的问题
6。现在可以用公式“毒蛇出洞”的迭加来解决角块的原地扭转与棱块的位置交换。两者复原顺序随便,但这时公式一般是不能直接套用的,要做一些变化。其实就是要转动底层来调整,具体的就不祥述 公式参看4楼和6楼
是不是觉得复原顺序同一般的很不一样,没办法,因为捆绑魔方就是受限的魔方,其解法等也自然不自由。
要不我新开一贴具体讨论,不过不论怎样都离不开转动的层较少的公式,各位需要好好掌握。
欢迎光临 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http://www.mf8-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