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9-10
 - 在线时间
 - 180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8-11-9
 - 积分
 - 356
 - 帖子
 - 296
 - 精华
 - 0
 - UID
 - 59669
 - 性别
 - 保密
  
 
 
 
  
- 积分
 - 356
 - 帖子
 - 296
 - 精华
 - 0
 - UID
 - 59669
 - 性别
 - 保密
  
 | 
如果选用T字公式(公式虽长了一点但很顺手),在1,3位换棱,那其它位置上的棱到3位的路线为: 
 
下层棱块(5、6、7、8)调至 3 位 
 
5(DF)→3(UB) 转动方法是先 D2(5→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2(7→5) 
6(DL)→3(UB) 转动方法是先 D-(6→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7→6)  
 
7(DB)→3(UB) 转动方法是7→3(B2);完成公式后,3→7(B2) 
 
8(DR)→3(UB) 转动方法是先 D+(8→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7→8) 
 
 
 
中层棱块(9、0、A、B)调至 3 位 
 
 9(FR)→3(UB) 转动方法是先 MU-(9→B),再 B+(B→3);完成公式后,先 B-(3→B),再 MU(B→9) 
 0(FL)→3(UB) 转动方法是先 MU(0→A),再 B-(A→3);完成公式后,先 B+(3→A),再 MU-(A→0) 
 A(BL)→3(UB) 转动方法是先 MU(A-B) 再B (B→3);完成公式后,B-(3→B)再MU-(B-A) 
 B(BR)→3(UB) 转动方法是先 MU-(B-A)再 B-(B→3);完成公式后,B(3→A)再MU(A-B) 
 
上层棱块(2、4)调至 3 位 
 2(UL)→3(UB)  (先调到8位)转动方法是先MF2(2→8),再 D(8→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7→8),再MF2(8→2)    
 4(UR)→3(UB)  (先调到6位)转动方法是先MF2 (4→8),再D-(6→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7→6),再 MF2(6→4)   
 
 
 
 
 
只有红色2,4,9,0,A B这四个位置用到中层转。且其它的块和翻棱时的调位方法相同。 
 
当然选用这个T字公式的话,要么增加了一个公式(对于没学过CFOP的魔友),要么换角也用T字公式放在1,4来调,这样就不会增加公式。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MF2的操作,新手在这里很容易出错。 
 
当用这个方法完成棱换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角块位置1-4的换位。因此如果参与兑换的棱块是奇数的话,最后再进行一次公式把1-4角块换回来,这样就造成了1-3棱块的对换。等到角块复位时再进行一次顺时针的棱块互换PLL公式。 
 
这里我想角块复位的话,也可以把目标块移动到4号位来加工,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奇偶现象,而且也不用多记新公式,完全就是用PLL的公式。这里路线就不写了,跟2号位是差不多的。。 
 
[ 本帖最后由 clyan12 于 2009-3-22 22:3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