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8-8
- 在线时间
- 429 小时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9-7-2
- 积分
- 1772
- 帖子
- 476
- 精华
- 17
- UID
- 101485
- 性别
- 男

- 积分
- 1772
- 帖子
- 476
- 精华
- 17
- UID
- 101485
- 性别
- 男
|
5.环形编码与ZBLL识别
进入中间状态后则不再需要考虑奇偶性了,所以U层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因为这个特性所以这个方法可以使用环形编码来降低识别难度。比如例1中我们记忆的顶面编码,从UBR/UR开始逆时针是角EHLC棱CGEA,那么如果在另一个打乱中我们遇到了角HLCE棱GEAC的编码,其实要做的同是一条的公式。需要记忆的是做公式时需要把哪一个编码转到前方以及结束时的AUF。
另一个关键点是实战时要如何快速识别编码。上面提到的例子中都是把棱块和角块编码放在一起识别,但这种方式在实战中可能更难实现,并且在实战中维持一个固定的记忆顺序也很困难,所以需要考虑更贴近实战的方法。这个方法识别ZBLL的难点其实在于角块,所以也可以考虑先识别角块状态(共162种),同时识别某个关键角块(比如小鱼状态鱼头的那个角,可以认为是锚点)两侧的两个棱块编码,再判断其属于12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除此之外,上面第3节提到过需要把1944种情况和494条公式关联起来,它们之间差了接近4倍,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公式在4个方向做会获得不同的环形编码。为了方便解释这里选择一个我们最熟悉的小鱼OLL举例,我们直接做一个R U R' U R U2 R',从UBR/UR开始逆时针读码是ALIF、CGEA。现在再做一个U' R U R' U R U2 R' U,从UBR/UR开始逆时针读码是CLID、AGCE。但它们实际上都是用小鱼公式解决的,也就是说大部分ZBLL和PLL公式都会对应4个环形编码情况。当然最熟练的状态对于1944个情况的反应必然是直接关联到494公式中的某一条(Tommy Cherry提出了可以直接使用记忆卡软件来进行关联练习),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将同一公式对应的情况关联起来会大大降低学习难度。所以有可能需要定义一种新的棱块顶面和角块顶层的编码(或者只定义角块顶层的)来进行这样的关联。
下面稍微扩展一下,讨论一些自定义角块顶层编码的想法,首先看上面小鱼例子的角块编码ALIF和CLID,假设角块字母编码对应着它们的字母排序(总共12个),如果计算两个编码之间的差值可以得到ALIF的情况是:L-A=11或-1,I-L=-3或9,F-I=-3或9,A-F=-5或7。CLID的情况是:L-C=9或-3,I-L=-3或9,D-I=-5或7,C-D=-1或11。从上面可以看到-1,-3,-3,-5的环形数字编码是可以描述这个状态的,但字母编码直接做这样的对应非常困难。如果想使用计算差值的方法来描述角块状态,需要一个12为循环并且差值可以作为特征的集合。
魔表的指针是一个可能的方案,但因为没法直观地看到指针,实际计算时还是需要转换成数字。
另外还想了一个比较奇特的方法就是音乐上的十二平均律,因为音程是十二平均律中的重要特征,如果用音符进行编码,则如下图所示。
比如这样角块顶面的4个音就可以组成一个和弦(但实际上有3个音就知道另一个是什么),1 3 5 b7构成了C7和弦,所以其他按由小到大顺序构成C7和弦的编码也是同一个角块状态。但它有两个问题:1.顺序不同时虽然状态不同(如1 5 3 b7),但不影响和弦构成;2.使用者需要对和弦和音程足够了解。所以这个编码目前来看就是看起来比较好玩。
当然以上都只是新编码体系的设想,不搞新编码体系直接暴力关联1944和494也是可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