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标题: 魔方心得-一个初学者的学习历程(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gozichen    时间: 2008-5-10 21:56:18     标题: 魔方心得-一个初学者的学习历程(转载)

这是一个台湾魔友的魔方之路,我们是不是都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除了让我们对自己魔方之路的回顾,也权当初学者了解学习魔方的过程吧。



魔方心得-一个初学者的学习历程(转载)

20071210 by 霜傲( ID : worldsaver )

在下是 96 学年度高一学生,也就是考完本届国中基测的国三应届毕业生。

在准备考试漫长的日子里,生活中除了课本、讲义和厚达数 十公分 的题本外,并无任何事物加以点缀,

一天又一天,平淡无奇且烦闷的生活。 考完之后,确定自己不需重考第二次,便开始彻底的放松自己。

但人总是有些奇怪,在过份的压力解除之后,突如其来的释然,使人无法适应,一时之间,不知该作什么。

距离毕业,还有二三十天,每天都无所事事,自己寻找乐子打发时间。

某天,一个同学带来了几颗魔术方块。 这东西,在我的记忆中,非常久远以前曾经看过,具有六个面,有不同的颜色。

而我唯一知道的是,这东西的玩法:把六个面的颜色归位。

听起来蛮容易的,但当真正的方块拿在手上,却不知该从何做起。

好不容易转了一面(记得花了整整一节课),却发现下一步好难走,因为无论怎么转都会破坏原本的第一面。

许多人第一眼看到魔术方块都会好奇的转个几下,却很少超过 30 分钟,大多数都因为『拼不出第二面』而放弃了。

然而,我和我同学并没有,这个解不开的方块,一定要解开。

于是,上网找了许多资料,其中最为详尽的,是一个站长叫『 Unifish 』的方块解法网页。

进入首页,是一颗漂亮的方块,放在一个黑黑的三角形上,图底下写着几个字:

站长: Unifish 方块龄:一年十一个月

3x3x3 单次最佳: 12.75 秒 ( 没长进 )

3x3x3 最佳平均: 18.53 秒 ( 没长进 )

当时整个惊呆了。魔术方块,如此复杂的走向和空间逻辑,竟然可以在一分钟以内,甚至二十秒以内完成?

兴奋又惊讶的我们俩,便从『 3X3X3 』解法看起,在第一页,知道了魔术方块的历史背景。

接着,点阅了『基本介绍』,所见是极复杂、前所未见的符号,它定义了公式的读法,第一次照著作,

觉得好不顺,因为总是得停下来想想哪一面顺时针和逆时针该怎么转才对;

网站的动画使生疏的初学者可以照着动画上的转法练习(对初学者而言,连动画播放的速度都嫌快呢。)

毕业之后,我和同学两人各自在家中钻研方块,熟悉符号之后,便从基本解法( LBL )开始入手;

那时,我在这里买了颗大黑,花了些时间组装,也顺便了解结构。(刚开始不要求速解,所以锁得很紧)

第一层靠纯粹的『感觉』作,当时并不知道 cross 技巧,一颗一颗的凑,往往第一层就需要 1 分钟。

在第二层开始遇到记忆性的公式,停顿了好久,因为动画的速度对我而言太快,只好一格一格的播并照着图练习。

在这里,第一次碰到『镜像』的概念。到这里,已经感觉有点进步了。

在第三层碰到了障碍,大量的公式(其实不过 6 个加上 6 步法而已 … 只是当时觉得很多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圆来了 于 2008-11-25 04:08 编辑 ]
作者: gozichen    时间: 2008-5-10 21:56:34

然而,可怕的才正要开始。

解最后一层的排列,需要判断哪三个角换,再换哪三个边。

可是猛然一看,整层根本乱成一团,似乎找不到所谓规律,我随便转了 P1 ,结果还是乱的,又换了个方向转了 P2 ,运气不错,剩下 4 个边要换,根据该网页最下方的教学,4 边互换可以先用一次 P3 再判断是 P3 或 P4 的 case ,我发现快做完了,真是兴奋。

悲剧却发生了。

最后几个步骤好像哪个方向出了问题,整个方块瞬间乱掉,却怎么也没办法回到先前的状态 ……

重来,从第一层慢慢来。心中想着刚才的经验,小心的注意每个符号以及公式运行前后的变化。

终于,完美的六面完整的出现在我面前。我很高兴,很感动,十五年来第一次解出方块,我办到了。

高中开了学,发现跟那位同学依然在同班。

他的进步是可怕的,才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已经在平均三十秒以下。

相较之下,我只不过是『勉强会解』,有时候还要偷看公式,在没有提示下还不一定解得出来,更遑论速解。

看来,他将整个网站精研过,娴熟所有术语(对当时的我而言那是外星文),什么 T 形交换、 F 2L 的。

在某种层面的竞争心理之下,心想,同时学的为什么会差那么多,我也开始朝向『速解』做练习。

我发现,我和那位同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是用手指灵便地转动方块,而我是用整只手腕,灵活度差了很多,且不能在一瞬间做好几步。

又翻了鱼大的网站,知道这种使用手指加速的方法称为 FSC,里面有几个基本的手法,网站里还有影片教学,很不错。一开始看得眼花撩乱,觉得那种速度彷佛在变魔术一样,

到底是如何办到的。自己稍微试了试,发现很卡,且方块很难用一只手指推动,原来是之前缺乏经验,把方块调的太紧了。

从最基本的 UR'U'R 开始,每天机械化的做练习,虽然这种练习蛮枯燥的,不过久了之后,发现自己可以越转越快,习惯了正确的手顺,并将之应用于基本解法的几个公式。

经过几番适应和磨练,从 3 分钟到 1 分半,再十秒十秒的降下去,最后,卡在 50 秒上下。

感觉起来,自己相较于刚学会时,已经进步了非常多,虽然还称不上是『速解』,至少,比完全不会,要好的多了。

这时,我的朋友已经 sub-20 ,跻身方块达人之列,我想,他应该有跟我完全不同的逻辑与观察方式,便开始追求进一步的快速解法。刚开始是习惯『cross 』的感觉,有时候,一边一边的凑,总是浪费好多步数,要花二三十步才能把 cross 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蓝、黄、绿、橘),且常常犯错。根据网站上说的,要充分利用观察的 15 秒,在脑中规划好路径,在 7 步之内完成。

当初并不了解什么是『在脑中规划好路径』,『观察时间』也总是再发呆,找到了四个边,可是转两下就不见了。

错误之后,反复的磨练,刚开始强迫自己在 15 步内完成,且先给自己一点空间停下来想。

在转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动向,以及手顺的先后次序。

在 cross 之后,我的解法和之前略有不同,一样是 LBL ,但是把十字先放底下,把 corner 凑进去,同样的,常常凑错,在凑错的过程中,发现哪一步怎样转可以减少步数。

到这里,已经 sub-45 。

第二层,在学会 F2L 之前,只能先找到目标边,然后按照图片上的方向去转,现在改用三个方向的公式,意思是,同样的公式在三个不同的方向都能作,省去冗长的翻方块、定位目标边的时间。

最后一层要快,可能只能狂背公式了,配上手顺的 O1 、 O2 、 P3 、 P4 真的快了很多,除此之外,花了一些时间把『 2 步 OLL 』背起来,之前每次都会转错,因为除了要记住公式本身以外,还要记住方向,且某些 pattern 真的蛮容易搞错的(我最常把 O3 和 O4 、 O6 和 O7 搞错),在这里,又磨了一个月。

漫长的学习之路一路走来,我已经成功的从不会转到 sub-35 ,我的朋友也 sub-18 了,印证魔术方块,这种充满复杂逻辑与无限变化的益智玩具,真的可以在二十秒内完成,且一步一步朝更远的目标迈进,超越自己,再超越。

也许,这就是我们这群方块爱好者所追寻的,永恒的目标。

魔术方块,这个席卷世界三十年的传奇,将继续传承下去,永不停歇。



[ 本帖最后由 小圆来了 于 2008-11-25 04:09 编辑 ]
作者: gozichen    时间: 2008-5-10 22:03:40

以上 转自 魚‧方塊達人鋪 - CubeMaster Shop http://www.unicube.tw/

[ 本帖最后由 小圆来了 于 2008-11-25 04:10 编辑 ]
作者: 哈哈_china    时间: 2008-5-10 22:09:35

难道他不知道和那个同学多交流么,那样会进步很多的
作者: bbshanwei    时间: 2008-5-10 22:09:49

呵呵,感谢白河,我也有收藏鱼的主页,但是没你看得仔细。我找到计算CROOS步骤的工具栏,不是CUBE 4.2。要的话QQ米我
作者: lily748    时间: 2008-5-10 22:13:44

我才2MIN
什么时候才到1MIN啊
作者: 魔鱼儿    时间: 2008-5-10 22:29:39

楼主真的对魔方是有兴趣啊,呵呵.我也想过要快,可是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给耽误了,现在还在50秒左右徘徊.
作者: purple    时间: 2008-5-10 23:50:04

写得很好啊,非常真实的感觉
作者: kexin_xiao    时间: 2008-5-11 09:40:38

台湾的魔友文采都不错,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AKM16    时间: 2008-5-11 20:14:08

哇  好多磨难的经验。。 玩魔方都有这么苦的生涯  感动
作者: lily748    时间: 2008-5-12 14:47:09

继续努力冲向1MIN.




欢迎光临 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http://www.mf8-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